作者:弓苏靖、王佳奎、赖坤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槟榔,这个神奇的休闲食品,有个专属顺口溜:槟榔加烟,法力无边!槟榔泡酒,永垂不朽!
它的另一个属性,却令人毛骨悚然。早在2003年,世界卫生组织就已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。
近日有关槟榔致癌的一条微博再次为槟榔爱好者敲响了警钟!
据笔者了解,有一名战友,特别喜欢吃槟榔,后来,脸部发肿、口腔粘膜损坏,去医院检查,口腔里有许多槟榔碎渣,有些碎渣与口腔肉已经融为一体,经过几个小时的手术,医生成功挽救了他的口腔,从此他再也不吃槟榔。
另一名战友,本来是标准的瓜子脸,却因为长期咀嚼槟榔,硬生生地“整形”成不规则的国字脸。
槟榔,嚼过它的人只用一个字形容:爽!
特别是抽烟的战友,嚼一口、吸口烟,爽透心肺。毋庸置疑,槟榔确实是提神醒脑的最佳物品,笔者曾经在野外驻训时,常常因为训练任务压力大,困乏后嚼上一颗槟榔,瞬间精神很多。可是,通过近期新闻,才真正意识到,官兵对它的危害真的知道甚少。
笔者调查了一个连队,参与人数80人,60人吃槟榔,偶尔吃的是10人,一般喜欢吃35人,特别喜欢吃15人,这个比例对官兵的,健康风险提出了考验,再问及官兵槟榔危害时,知道的人几乎没有。
10到20元一包的槟榔,可以提神醒脑,享受着不一般的感官刺激,可它带来的是,环境、健康等一系列问题。
影响环境卫生。连队晚间点名,值班员强调卫生问题时,常常说的一句话:草皮上、花坛里,槟榔渣子到处都是,抽烟的战士注意不要随便吐。其实,并不是官兵不注意卫生,而是很多官兵并未意识到,槟榔渣不像树叶之类植物快速自然分解,槟榔渣的自然分解速度很慢,长久之后,影响周边环境美观。
危害身体健康。一块槟榔相当于2-3根烟,长时间咀嚼会产生瘾,所以它又称为“软性毒品”。
海南省黎族地区的一项调查显示:凡嗜嚼槟榔者口腔粘膜普遍粗糙、多裂纹,有7.4%发生白斑。这是因为嚼食槟榔,对口腔粘膜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和机械刺激,使粘膜失去了正常的色泽和光滑度,导致粗糙,出现皱纹和裂痕。随着咀嚼时间的增加,此种改变也随之加重。
更严重的说法,经常嚼食槟榔,牙体咬合面可呈现不同程度的磨损,味觉减退,牙齿松动,严重时可伴齿根尖周炎症甚至引发口腔癌,出现张口困难,影响进食和吞咽。
2017年,国际癌症研究机构,公布120种1类致癌物清单,与槟榔相关的致癌物,占据其中3种。一级致癌物的槟榔,也许你并不清楚是什么概念,生活中的重金属铅,它只是二级致癌物!
危害如此之大,为何没有舆论报道?因为它的利益之大。槟榔全国总产值,在整体经济平缓的背景下,保持着每年30%的速度,疯狂增长。
2013年013年7月14,央视新闻频道《新闻30分》,曾大篇幅报道槟榔导致口腔癌。节目一经播出,立刻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,导致时下正值采摘季节的海南槟榔价格暴跌,全海南种植槟榔的230万农民减收30亿。
槟榔,或已成为个别地区支柱产业,任何一点关于槟榔的风吹草动,都可能对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打击。后来,各方利益轮番掰手腕之后,最终事件结果,不了了之。
2018年9月30日,解放军报在“军人健康栏目”刊登过“过度嚼食槟榔易患口腔疾病”一文,文章很肯地说明槟榔的危害,提醒广大官兵少吃槟榔,爱护口腔。
2019年3月11日,观察者网公众号推送一文,“有人扬言80万买他人头”,讲述与槟榔作几十年斗争的“医学斗士”翦新春的故事。
69岁的翦新春是湖南省口腔医学会会长,中南大学口腔癌前病变研究所所长,也是中国首位发现长期咀嚼槟榔会导致口腔黏膜病变的口腔医生。研究了大半辈子槟榔,翦新春认为“槟榔致癌”毋庸置疑,不止一次呼吁媒体关注。但此举遭到槟榔企业的联合“狙击”,“有人威胁过我,扬言80万买我的人头”,翦新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
一边是与日俱增的口腔癌患者,一边是千亿资产的利益集团,这场博弈胜败也许早以注定。
可喜的是,2019年3月1日,湖南槟榔协会下发了《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》,这标志着终于有人管“一级致癌物”槟榔了。
全国人大代表丁小兵也呼吁在槟榔产品上做好标识:多吃槟榔有患癌症的风险。
写下这篇短文的目的其实很简单,只想呼吁战友们,不要嚼槟榔这种“软性毒品”了!一时爽的激情是增加对日后割脸割舌的风险!
希望大家告别槟榔,做健康军人!
冲锋号工作室原创
转载请注明来源
刊期:1509期
编辑:宇先森、杜晓强
版权声明: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做权威认证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sip-server.cn/7545.html